1.5.1.系统概述
系统综合利用北斗定位、地理信息、大数据融合分析等技术,构建一套集境内重点营运车辆运行监管、疫区车辆空间分析预警、车辆动态运行可视化展示于一体的防疫实战平台,实现入境车辆中途径中高风险地区的车辆自动识别、信息报送和提前预警。严防入境重点营运车辆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帮助快速精准识别途径疫区的车辆,并跟踪车辆运行轨迹,实施精准布控。
1.5.2.业务流程
系统主要由数据接口、业务平台、网络传输链路及移动端app等部分组成。系统整体结构如下图示意:

图3-9 车辆精准防疫智慧监测预警系统业务流程图
1.5.3.主要功能
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进入该区域北斗位置数据接入
接入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进入该区域北斗位置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清洗等处理,信息包括车牌、轨迹、时间。后台对位置数据分析所在位置记录车辆行程信息,便于查询车辆行程查询,结合全国中高风险区实现疫区来车警示。
车辆智能识别
基于重点营运车辆智能监管接入的车辆位置数据,以及在停车区防控点配备可移动智能信息识别终端和大屏展示系统,结合电子围栏技术,针对货车与客车等营运车辆,有效抓取车辆牌照信息,通过系统自动检测,也可有效筛选出未进行信息报备的车辆,提高对货车和网约车等营运车辆的监管力度。
风险区配置与管理
从国家政务平台或其他政府网站抓取疫区列表,形成全国风险区列表。用户可设置自定义风险区,并对自定义风险区进行管理。车辆行程查询、电子围栏疫区来车警示、卡口过车风险等级等均计入自定义风险区。
车辆行程大数据查询
车辆行程大数据查询支持用户查询指定车辆14天内行程信息,基于接入的重点运营车辆及全国货运车辆实时位置信息计算车辆14天内途经点并根据途经点风险等级分别展示,便于用户查看车辆有无疫区旅居史。
防疫大数据分析
基于车辆行程数据统计近7天(或今日小时)进入该区域车辆数量及疫区来车数量趋势、top3外地来车数量统计、近7天全国中高风险数量趋势、top10疫区来车数量统计、疫区来车类型分析,疫区车辆热力分布。其中趋势图以折线图和柱状图展示,分布以地图展示。
进入该区域主动申报信息管理
对进入该区域主动申报信息填报的数据进行接收与存储,并可查询展示。平台对进入该区域主动申报信息与车辆智能识别系统的识别设备和展示设备实时进行数据交互,实现进入该区域主动申报信息与车辆智能识别系统数据匹配查询与预警判断。
进入该区域监测现场信息管理
平台对进入该区域监测现场信息填报的数据进行接收与存储,并可查询展示。平台具备现场信息填报系统编辑报备功能。
进入该区域车辆与人员信息大数据统计
平台对进入该区域车辆与人员信息大数据可查询与统计,包括车辆轨迹统计、进入该区域主动申报人员信息统计、现场信息填报人员信息统计等;具备统计信息导出功能,包括按监测点、时间段等为条件的车辆轨迹、进入该区域申报、现场填报等统计信息表格生成及导出。
进入该区域车辆主动申报平台
针对货运车辆和客运车辆,以微信小程序形式,所有进入该区域营运车辆及其司乘人员,通过小程序提前填报信息,进行进入该区域报备。按照报备信息要求建立信息上报库,当有防疫工作需要调整报备项时,管理人员可登录平台,进行报备项目调整编辑和上传发布。
1.5.4.系统优势
1、充分践行“早发现、快处置”的防疫要领,协助交管人员和疫情防控人员快速完成防疫车辆监测,科学规范开展防疫监测工作,分类精准实施通行管控,统筹公路交通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工作,保障货运物流高效畅通。(为防疫大局提供科技支撑,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物流保畅探索创新之路。)
2、加大布控范围,保障查控工作运转,自动捕捉入口车辆信息,为风险车辆识别、车辆轨迹查询等提供有效支撑。
3、通过“北斗+大数据”实现精准防疫,依托多元数据融合应用,有效保障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为疫情防控、流调溯源、应急资源调度、道路安全管控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决策支持和联动指挥依据。
4、运用北斗定位数据实现更为精细化的防疫管理,实施精准防控。与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北斗位置信息、卫健委防疫平台信息实时对接形成综合业务平台,实现各类场景疫情的可防、可控、可溯源。
5、通过对各地区涉疫车辆的入区域趋势分析,有助于收费站工作人员配合疫情防控人员快速识别、精准防控涉疫车辆,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与中高风险地区来车的接触,推动了高速运营、高速交警、疫情防控等部门的高效联动与协同配合,促进车辆有序流动。
6、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优势,及时对防疫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为动态调配、突发应急处置等工作的快速分析研判提供了科学的决策支持。